(资料图片)
近日,吉林一家医院里出现了这样的感人一幕:一位护士担心自己说话患者听不清,就灵机一动让老人戴上听诊器,自己对着另一头和患者说话。从患者的表情来看,护士的嘱托都听清了,两人配合得还挺默契。
视频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表示,“办法总比困难多”“原来听诊器还可以这么用”。记者查询发现,听诊器“变身”助听器并非首次出现,此前湖北等地医院内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7月27日,北京世纪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彭洪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听诊器有三个重要的构成:耳具、传导胶管、胸具。胸具用于收集受试者声音,通过传导管,传入耳具给接收者。
“听诊器变身助听器,其实是指由医护人员近距离对准胸具发出声音,患者通过耳具接收声音。”彭洪称,从原理上来说,这样确实有放大声音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听力较差的这一类患者,能够帮助他们“听”得更清楚。
北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晓云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听诊器是个共鸣腔,就像鼓一样,有近距离的声音震撞听诊器的膜面,就会产生同步共鸣,经管道到耳,确实有放大声音的作用,但这种方法作用有限,并不能完全与助听器相比。
“尽管一些医院内有类似尝试,但听诊器和助听器的设计和功能是不同,不能直接将听诊器用作助听器。对于有听力问题的患者,建议咨询专业的听力专家或耳鼻喉科医生,不建议在家庭中也用这样的方式。”王晓云说。
责编:朱晓娜
主编:田茹
校对:齐钰
标签: